驚蟄,又名“啟蟄”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,于公歷3月5-6日交節。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。
驚蟄與農時
時至驚蟄,陽氣上升、氣溫回暖、春雷乍動、雨水增多,萬物生機盎然。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,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,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自然節令的反映。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,而出現萌化生長的現象。“春雷響 萬物長”,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“九九”艷陽天,氣溫回升,春雷乍動、雨水增多,是萬物生長的好時光,該種的農作物都可以開始種了。中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,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時節。全國各地隨著氣溫回升,日照增加,由南向北漸次開始春耕。華南東南部、長江河谷地區,多數年份驚蟄期間氣溫穩定在12℃以上,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種,其余地區氣溫在12℃以下的低溫天氣出現,不可盲目早播。驚蟄雖然氣溫升高迅速,但是雨量增多卻有限。水稻方面日均氣溫穩定在8℃以上時可以開始播種旱育秧。農達生化一貫秉承“服務農業,回報社會”的發展宗旨,堅持“以專業鑄造品質,以誠信打造品牌”的發展理念,始終做到品質、誠信、服務一個都不能少,一如既往的為廣大客商、農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技術服務。選擇農達,讓我們一起共同發展,再創輝煌!
根植中原,誠信天下。